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創新 > 創新動態

展示,百般武藝的“特種兵” | 電子科技在身邊
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24年06月27日 編輯:新聞中心

機器狗、巡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

一眾機器“生命”正活躍在展會、外場、商業領域

以及產業競爭的新賽道

中國電科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打造出一支機器人“特種兵”隊伍

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狂潮

今天就介紹“特種兵”中的幾位優秀隊員

1

跑跳、爬梯

時而邁著“小碎步”前進

時而晃動“身體”搖頭晃腦、左顧右盼

還能攜帶專業的儀器設備

出入各種特殊環境場所進行作業

這個能跑會跳擁有人類智慧的機器狗

是21所研制的“四足機器人”

  

一個典型的機器人

有一套可移動的身體結構、一部類似于馬達的驅動裝置

一套傳感系統、一個電源

和一個用來控制所有這些要素的計算機“大腦”

四足機器人也不例外

尤為特別的是它腿部機構

關節設計是它的基礎

優良的結構設計和關節設計

使得“狗狗”可以穩定站立、行走

那協調、穩定的運動由什么決定?

答案一定是一套先進的算法

針對四足機器人

科研人員們設計了包括步態規劃、運動軌跡規劃

復雜地形行走和抵抗干擾等多種控制算法

讓“狗狗”可以在崎嶇路面上平穩行走

摔倒后順利站起

甚至可完成跑步、彈跳等動作

以上,只是為四足機器人構建起了“身軀”

一只身姿矯健的“仿生狗”誕生了

但畫龍須點睛

“狗狗”也要擁有“眼睛”

一套機器人的傳感系統

即可讓“狗狗”通過視覺感知世界

對外界有所反饋

隨后“狗狗”的“大腦”

就開始處理這些從“眼睛”中獲得的視覺信息

在采集大量現場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建模和訓練

從而得到機器視覺的模型

21所研制的“虎賁”是四足機器狗“明星”

搭載的視覺感知模塊

如同一雙可自動識別地形并進行導航的“火眼金睛”

能夠根據復雜環境自主構建環境三維地圖

化身“導盲犬”

可自動識別并跟蹤目標最長可達2.5小時左右

可在復雜工業生產環境下自如穿梭作業

完成跨越間隙、跨越障礙等動作

最大負重可達5千克

并且可以攜帶多種“貨物”

成為城市化智慧安防

工業化特種應用等場景不可或缺的部分

像這樣的“特種兵”還有幾位也享有不小“流量”

極限作業不在話下

電科??笛邪l的九款機器人

工作場景覆蓋“水陸空”

立體巡檢探測小微特機器人

它們無懼“水深火熱”

可上天能入地

包括應急救援機器人、排污口污染溯源機器人、輸水隧洞巡檢機器人、移動充電巡檢機器人、

戶外清掃機器人等

是應急、水利、環保、電力等行業好幫手

2

水下巡檢機器人

身材小巧

可鉆入地下管道或輸水隧洞

通過多傳感器融合技術準確判斷管道泄漏點

檢測管道內部是否存在破裂、變形等病害

巡檢長度超過4000米

目前正在千島湖、小舜江輸水隧洞等地“服役”

3

應急救援機器人

應急救援機器人

絕活是在水下極限作業

可潛入150米深的水域

連續4小時不間斷工作

當救援隊在湖泊里打撈目標物

配合無人船通過聲吶大范圍掃描搜尋

發現幾個可疑點后

馬上送水下機器人潛入湖底進一步確認

一套救援連招放出

目標輕松打撈出水面

4

注意看

這是一個外觀方方正正的“機器人”

它正在緩緩移動到電動汽車旁

在工作人員操控下

很快為新能源車充起了電

它是移動充電巡檢機器人

擁有運動智能、認知智能兩項核心絕活

改變了傳統“車找樁”的充電方式為“樁找車”

用戶通過小程序下單

機器人能自主導航至用戶所在車位開始充電

它裝有70度儲能電池

一次能為2-3輛新能源車充電

大約充電10分鐘續航可達100公里

完美解決了充電等待時間長、充電慢、充電樁不足等問題

交上一組最新的“服役”成績單

這臺機器人投放了6個月左右時間

平均每天運營10小時

累計為600多輛新能源汽車提供過充電服務

累計充電量達40000度

  

在中國電科

還有眾多“特種兵”身懷絕技

無處不在、無所不及

廣泛融入千行百業和百姓生活

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打印 關閉
飘雪影院电影在线影院,四虎在线精品视频一二区,午夜娱乐在线,青青操在线视频